首页 > 最新动态 > 时境建筑新作|圣农博物馆 - 与武夷山共舞的地景建筑
最新动态
时境建筑新作|圣农博物馆 - 与武夷山共舞的地景建筑
2025-05-095

今天和大家分享“华表杯”优质石材装饰工程奖评审专家时境建筑卜骁骏和张继元两位老师的新作——圣农博物馆。希望通过分享,帮助石材人关注和更好的理解建筑语言,理解建筑师设计与选材的出发点,不断提升材料企业与建筑设计师的对话能力,更好的服务设计选材。

Image

▲从富屯溪看博物馆? 亮点影像

Image
屋面景观?  青橙影像
Image
▲屋面景观? 亮点影像

设计采用”再造山景”的概念,

通过三片微微翘起的曲面大地延伸而来的屋面,

再现了武夷山脉的起伏形态,

使建筑与周围的山势、水系自然融合。


▲视频 ? 青橙影像

缘起: 动态的知识枢纽

Project Origin: A Dynamic Knowledge Hub

圣农集团是中国白羽肉鸡行业的领军企业,拥有全国最大的肉鸡养殖与加工产业链。2021年,该集团成功突破美国等国际种禽企业对中国的原种鸡技术封锁,实现了中国白羽肉鸡种源的自主可控,成为国家"菜篮子工程"的重要保障力量。

Image
夜景鸟瞰? 亮点影像
Image
夜景鸟瞰?  亮点影像
Image
▲夜景鸟瞰? 时境建筑
业主希望建造一座行业博物馆,不仅希望能够展示圣农集团四十年来在农业科技、生态养殖、食品安全等领域的突破性成就,还要为行业专家、科研机构、政府代表提供一个技术交流与产业研讨的高端平台。这座建筑不仅是一个静态的展览馆,更是一个动态的知识枢纽,承载着推动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使命。
Image▲ ? 青橙影像
Image
?  青橙影像
Image

▲屋面景观 ? 青橙影像


基地环境:武夷山腹地的生态桃源
Site Context: An Ecological Haven in the Heart of the Wuyi Mountains

项目选址于厂区所在地- 福建省南平市光泽县,这里是武夷山脉的延伸地带,森林覆盖率极高,生态环境得天独厚。圣农集团在此深耕四十余年,建立了完整的生态循环养殖体系,实现了零污染排放,与周边自然环境和谐共生。
Image
东立面?  亮点影像
Image
东立面?  亮点影像
Image
东立面 ? 亮点影像
Image
东立面餐厅?  青橙影像
基地东北侧紧邻水质清澈的富屯溪,东南侧与一条县级公路相临,西北侧是员工生活区,南侧则预留了未来的发展用地。由于光泽县地处山区,距离最近的高铁站和机场均需1.5小时车程,因此整个场地宛如一处隐世的生态桃源。
Image
▲西立面主入口 ? 亮点影像
Image
西立面 ? 亮点影像
Image
西立面主入口特写? 亮点影像
站在基地内,可以清晰地看到武夷山的层峦叠嶂,富屯溪的碧波荡漾,以及远处郁郁葱葱的森林。这种独特的自然环境,成为建筑设计的核心灵感来源。
Image
Image
西立面?  青橙影像
Image
西立面主展厅 ? 青橙影像

设计概念:从大地生长而出的建筑
Design Concept: Architecture Emerging from the Land

建筑师的核心策略是让建筑成为地景的延伸,让新建建筑既是功能的载体,也能成为景观的一部分被城市享用- 而简单的现代人工构筑物。设计采用"再造山景"的概念,通过三片微微翘起的曲面大地延伸而来的屋面,再现了武夷山脉的起伏形态,使建筑与周围的山势、水系自然融合。
Image
Image
▲结构与空间之间的相互生成
Image
▲北立面主入口?  青橙影像
Image
北立面? 亮点影像
Image
北立面? 亮点影像

屋面与大地的连续性
Continuity Between Roof and Ground

建筑屋面并非水平,而是像自然地貌一样轻轻起伏,呈一大两小的形态向上翘起,屋面也就形成三片悬浮的景观庭院。这些屋面并非独立的结构,而是从地面自然滑升而成,仿佛大地被轻轻掀起,形成了下方的建筑空间,分别是主要的展览空间、序厅与餐厅。
Image
屋面之间的交接处采用咬合式形态,使内部既有大空间的相互独立分区,又保持内部的交通的连贯性,而屋面的三个景观也完全可以走通。从外部看,整个建筑就像三片被风拂动的叶片,柔和的曲线与武夷山的轮廓遥相呼应;屋面最大坡度为45度,绿色植被可以生长的同时,行人也可以轻松站上屋面,此时便可以将武夷山、富屯溪、厂区尽收眼底。
Image
屋面景观?  亮点影像
Image
屋面景观 ? 亮点影像
Image
屋面景观 ? 亮点影像
Image
屋面景观 ? 亮点影像

立面设计:受挡土墙启发的折面混凝土语言
Facade Design: Folded Concrete Language Inspired by Retaining Walls

建筑师采用了挡土墙常见的折叠钢板的形态作为建筑立面的灵感来源,采用一系列折叠的混凝土折板,设计为立面元素的肌理和空间构成要素- 这些折面围绕了整个建筑的轮廓,既是崭新的立面语言,又是新形态的空间构成载体:在低矮区域,折面贴近地面,具有挡土墙的稳固感;在建筑入口和公共空间,高耸的折面逐渐内收,结合高耸的玻璃幕墙,形成室内空间,构成了入口、餐厅等空间;在建筑立面上,这些折面被轻轻分开,形成缝隙可以引入光线和外面的景观;大的折面上还拥有更细一级的斜纹折面肌理,在这里,雨水可以顺着肌理流下,同时也内藏了建筑所需要的各种通风百叶。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南立面水景?  亮点影像
Image
南立面 ? 亮点影像

Image
▲ 建筑句法图
Image
▲立面细部 ?  亮点影像
立面细部 ?  亮点影像
Image
立面细部 办公室开窗法 ?亮点影像

气候适应性设计
Climate-Responsive Design

福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湿热多雨、太阳高度角大,本建筑采取多项被动式节能策略。建筑采用了倾斜屋面,它坡度经过计算,既能快速排水,雨季植被构造也能充分吸收雨水;建筑的屋面花园拥有60cm以上的屋面覆土,形成了优良的热容效应,阻挡热量进入室内;建筑的采光更加精准,设计之初就有意通过功能布置控制博物馆展厅的封闭空间需求与公共功能空间对光线的需要之间的合理化关系- 主要展厅采用封闭式的人工照明、并处于项目的南部,东西南立面均为大面积实墙;在北向方位设置公共空间,如入口和餐厅,并设置大面积玻璃幕墙;中庭的天窗也是北向天窗,避免直射阳光带来的温控能耗。
Image
▲ 系统爆炸图
Image
▲ 入口广场 ? 青橙影像
Image
▲屋面景观 ? 青橙影像
Image
Image
▲入口门厅 ? 亮点影像
Image
入口门厅 ? 亮点影像
Image
Image
过厅 ? 亮点影像
Image
▲鸡肉历史展厅 ? 亮点影像
Image
▲企业文化展厅 ? 亮点影像
Image
▲屠宰展厅 ? 亮点影像

隐藏式设备
Concealed Mechanical Level

所有暖通、排烟设备均隐藏在三个屋顶的三角形技术层内,上部是覆土种植的屋面,从远处看,建筑就像一座绿意盎然的小山,摆脱了上人屋面公共活动空间需要与设备共存的处境

Image
Image
▲屋面景观 ? 亮点影像
Image
屋面景观 ? 亮点影像
Image
屋面景观? 时境建筑
Image
屋面景观 ? 青橙影像

社会意义:向城市开放的生态客厅
Social Impact: An Ecological Living Room Open to the City

建筑落成后,迅速成为整个武夷山片区的工业旅游之起点。白天,它是行业博物馆,展示中国现代农业的辉煌成就;夜晚,屋面景观平台向市民免费开放,成为纳凉、观星、聚会的公共空间。许多当地孩子喜欢在曲面屋顶上奔跑,远眺武夷山的日落;老人们则坐在折面阴影下聊天,享受富屯溪的微风。这座建筑不仅属于圣农集团,更成为城市生活的一部分,诠释了"建筑与环境共生"的理念。
Image
▲ 餐厅? 青橙影像
Image
▲ 鸟瞰? 亮点影像
Image
▲ 景观细部? 青橙影像

结语:一座献给土地与未来的建筑
Epilogue: A Building Dedicated to Land and Future

圣农博物馆以其崭新而又自信的姿态,重新定义了工业展览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它不仅是企业技术的展示窗口,更是中国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具象化表达。在这里,建筑不再是征服自然的象征,而是与山川、河流、社区共同呼吸的生命体。未来,这座建筑将继续讲述圣农集团的故事,同时也将成为武夷山生态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页。
Image
立面细部?  青橙影像
Image
▲景观细部 ? 青橙影像
Image
立面细部? 亮点影像

项目名称:圣农博物馆
项目甲方:福建圣农控股有限公司
设计机构:时境建筑
施工单位: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项目地点:福建省南平市光泽县圣农集团厂区内
建成时间:2024;设计时间:2022-2023
建筑面积:6800平米;用地面积:11000平米;造价:1.4亿元
建筑设计:时境建筑(主创、责任建筑师:卜骁骏、张继元)
施工图设计:北京炎黄联合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简海诚)
结构设计: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段世昌)
室内设计:时境建筑
景观设计:源点设计有限公司
幕墙设计:朱萍
灯光设计:北京远瞻照明设计有限公司
展陈设计:时境建筑,江苏科学梦创展科技有限公司
VI设计:江苏科学梦创展科技有限公司
摄影:亮点影像,青橙影像,时境建筑


Image
Image
Image


编辑:田静   审核:贺姣阳

文章来源:时境建筑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