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国建联信认证中心牵头起草的《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 水泥》《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 石灰》《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 石材》《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 光伏玻璃》四项国家标准启动会顺利召开。
本次会议汇聚了众多行业相关单位,其中包括中国石材协会、中国石灰协会、福建省石材行业协会等行业协会;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有限公司等科研院所;北京工业大学等高等院校;北京建筑材料检验研究院有限公司、贵州省建材产品质量检验检测院、浙江菲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检测认证机构;安徽海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唐山冀东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台湾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华润建材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山东山水水泥集团有限公司、尧柏特种水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水泥有限公司等知名水泥企业;北京首钢鲁家山石灰石矿有限公司、湖南涟钢冶金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石灰企业;以及新福兴玻璃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玻璃企业。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标准质量总监、副秘书长 周丽玮介绍了标准的定位、前期工作基础,她指出在当前“双碳”目标深入推进、碳足迹管理体系加速建立的背景下,水泥、石灰和玻璃作为纳入《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中重要的建材产品,这四项国家标准的意义非常重大。
国建联信认证中心副总经理尹靖宇代表起草组讲话,她提出2025年1月和6月,工信部等四部门发布的两批38项团体标准采信清单中,涵盖国建联信认证中心牵头或主编的水泥、石灰、玻璃、建筑卫生陶瓷、岩(矿)棉及其制品、人造板和木质地板、墙体材料、预拌砂浆、预拌混凝土9项团体标准,这充分表明建材行业在碳足迹核算方法学标准方面具备坚实的工作基础;此外,作为首批碳标识认证机构,国建联信认证中心正在积极推进宁夏银川的水泥国家碳足迹标识认证工作,同时也在江苏等地开展水泥、预拌混凝土等省级碳足迹标识认证。这四项国家标准作为碳足迹量化方法的核心规范,企业既是其实际应用的主体也是标准落地效果的直接体现者。后续起草工作中,我们将邀请行业内的大型骨干企业深度参与,凭借其在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进一步强化标准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确保标准既符合行业发展现状,又能切实指导企业实践。
启动会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标准质量部主任曹元辉主持,国建联信认证中心代表起草组详细汇报了四项标准的编制框架、主要内容,会上成立了由14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对标准起草组编制的标准草案进行细致评审与深入讨论,并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
四项标准将于2025年底提交报批,标准起草组将认真严谨地处理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严格按照既定时间节点推进工作,确保高质量完成任务,力争早日发布实施,为后续其他建材产品碳足迹量化标准提供示范和样本,为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和技术进步提供有力支撑。
欢迎加入标准起草工作
标准合作请联系:
孙志强(010)57811429/13520223779
王瑞蕴(010)57811107/13810167937
文章提供:研究评价中心
编辑:佟欣然
审核:李晋梅